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陶淵明這裏的「不求甚解」跟現代的意思也截然不同,剛好用來開題)我們這個時代的互聯網,有個奇特現象:詞的傳播速度,總是遠快於人們對它的理解速度。等到它火出圈時,原本的意思早已被消解、變形,甚至面目全非。 「模因」成了貓貓狗狗配字圖,PUA 被等同於「情感勒索」,「黑暗森林法則」則被用來形容幣圈的弱肉強食…………這些詞的出處,其實都大有來頭。在這個系列裏,我們將深入淺出,聊聊它們真正的原意與演變。在中文互聯網語境裏,「模因」幾乎等同於「梗圖」。可這個詞的來源,其實跟互聯網也沒有關係。它來自 1976 年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中提出的概念,用來描述文化、思想、習俗如何像基因一樣通過模仿進行復制與傳播。我第一次看這本書是在中譯本面世後不久,也差不多二十五年前。模因的核心不是「好笑」,而是「可復制性」、「可傳遞性」、以及「可演化性」。連「meme」這個詞,其實都是由古希臘語 mimeme(模仿)與英語 gene(基因)組合而成,這個命名本身就暗示了它的生物學類比背景。這詞誕生於 1976 年,距離互聯網普及還有二十多年。道金斯說的「模因」,可以書裏是一句話、歌曲裏的一段旋律、一幅畫中的意境、或者電影裏的一幕橋段。「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東坡的詞能流傳千年,靠的不是基因遺傳,而是通過人類模仿與傳播而延續下來。所以詩詞可以是「模因」,哲學思想、科學理論同樣可以是「模因」。好的模因得以流傳,平庸的模因則會被時代淘汰——這是文化層面的「適者生存」。而到了互聯網時代,這種復制與演化的速度被放大到了極致。我們今天轉發的每一張梗圖、引用的每一句流行語,都是模因傳播的一部分,只不過媒介從口耳相傳、紙墨印刷,變成了全球即時互聯。這也是爲什麼在加密世界裏,「模因」衍生出了一種全新的金融現象:模因幣

DOGE3.98%
MEME0.28%
查看原文
【當前用戶分享了他的交易卡片,若想了解更多優質交易資訊,請到App端查看】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