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大 FinTech 盛会 2024 新加坡金融科技节(Singapore FinTech Festival)11 月 6 日登场,包括 11 家台湾金融科技业在内,超过 500 家来自全球各地金融业者参展,预计吸引超过 6 万人次造访。
随着支付型态日益多元,支付产业龙头 Visa 在金融科技节上,宣布在亚太地区推出一系列服务与产品,提供更多种支付方式与技术,更踏入亚太跨境扫码支付市场,合作伙伴包括台湾的第三方支付业者 Line Pay。《数位时代》直击展会现场整理三大亮点,抢先一览最新的支付趋势。
亮点 1:与 LINE Pay 合推 QR Code 跨境支付服务
Visa 宣布将与台湾 LINE Pay、中国拉卡拉、新加坡 FOMO Pay、马来西亚的 Touch’n Go Digital、越南的 VNPay 与 Zalopay 合作,让消费者在国外旅游时,也能扫描合作业者的 QR Code 完成支付。
这项计划由 Visa 与支付技术公司 Juspay 共同合作,将率先在新加坡启动,并于 2025 年陆续在其他亚太地区国家推展。
QR Code 扫码支付在亚太区的使用率持续增加,根据 Visa 调查,信用卡以 34% 使用率位居东南亚消费者的首选支付方式,而 QR Code 以 26% 紧追在后,不容小觑。
Visa 亚太区产品与解决方案主管 T.R. Ramachandran 指出,消费者在国内习惯使用 QR Code 支付,到国外也享有同样的支付体验,将是亚太地区支付生态系统的一大进步。
亮点 2:腾讯「扫掌支付」携手 Visa 正式出海,首站新加坡
腾讯在中国推出以扫描掌纹完成支付的方式,11 月 6 日也正式宣布,透过与 Visa 合作进军国际市场,首站先在新加坡上线,Visa 将邀请星展银行、华侨银行与大华银行的持卡用户体验计划。
图源:许静之摄影 消费者在注册时,要先感应Visa后再扫掌纹,并完成验证测试后,未来挥手就能完成支付。
参与体验的消费者,在注册时需要先将 Visa 卡轻触装置后,再扫描掌纹,完成一次验证后就代表成功。注册完成后,消费者只要挥手感应就能进行支付,不需要携带实体卡片或手机。
掌纹辨识就如同指纹、脸部辨识,属于生物辨识技术的一种。腾讯的掌纹辨识技术有两个验证步骤,分别是识别掌纹与静脉,以确保准确度。因为只要将手掌悬放在感应位置上就能辨识掌纹,也不需要直接接触,相较其他生物辨识方式来说更具隐私性。
Visa 新加坡及汶莱区总经理 Adeline Kim 指出,近七成新加坡消费者认为这是一种安全的支付方式,期待透过与腾讯合作,提升客户的支付体验。
亮点 3:Visa 弹性凭证技术可抵多卡,取代传统静态凭证
Visa 弹性凭证(Visa Flexible Credential)技术,则是让消费者能在同一张卡片上,依照支付需求,来切换签帐卡、信用卡、分期付款及积分支付等模式。消费者可自行设置偏好,例如自动使用签帐卡支付小额消费、选择分期付款购买高价商品等。
图源:许静之摄影 Visa 亚太区产品与解决方案主管 T.R. Ramachandran 指出,弹性凭证是颠覆传统静态凭证的创新技术。
在 2023 年,Visa 这项技术与日本三井住友信用卡公司(SMCC)合作推出「Olive 卡」,已有超过 300 万名用户使用服务,正在向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积极推广相关。
T.R. Ramachandran 指出,弹性凭证的创新之处,在于改变了传统静态凭证以固定编码的局限性。过去消费者必须携带多张卡片,以应对各种支付需求,例如签帐金融卡、信用卡或特定通路的联名卡等,每张卡片都有各自的 16 位数字卡号来定义。
而弹性凭证则透过数位技术,使单一卡片就能连接多种支付方式。未来银行只要发放一组凭证,可以连结存款帐户、累积点数甚至是航空哩程,让消费者不再需要带多张卡片出门,不仅简化支付流程,也大幅降低银行发卡成本
弹性凭证的技术未来也有望进一步结合 AI,根据消费情境,自动选择最合适的个人化支付方式,将大幅改写当今的支付体验与习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者应考虑本文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数位时代》
原文标题:《Visa携LINE Pay推跨境支付!腾讯「扫掌支付」也出海,亚洲支付市场下一步是?》
232k 帖子
200k 帖子
147k 帖子
80k 帖子
66k 帖子
64k 帖子
61k 帖子
58k 帖子
52k 帖子
51k 帖子
Visa携LINE Pay推跨境支付!腾讯支付也出海,亚洲支付下一步是?
亚洲最大 FinTech 盛会 2024 新加坡金融科技节(Singapore FinTech Festival)11 月 6 日登场,包括 11 家台湾金融科技业在内,超过 500 家来自全球各地金融业者参展,预计吸引超过 6 万人次造访。
随着支付型态日益多元,支付产业龙头 Visa 在金融科技节上,宣布在亚太地区推出一系列服务与产品,提供更多种支付方式与技术,更踏入亚太跨境扫码支付市场,合作伙伴包括台湾的第三方支付业者 Line Pay。《数位时代》直击展会现场整理三大亮点,抢先一览最新的支付趋势。
亮点 1:与 LINE Pay 合推 QR Code 跨境支付服务
Visa 宣布将与台湾 LINE Pay、中国拉卡拉、新加坡 FOMO Pay、马来西亚的 Touch’n Go Digital、越南的 VNPay 与 Zalopay 合作,让消费者在国外旅游时,也能扫描合作业者的 QR Code 完成支付。
这项计划由 Visa 与支付技术公司 Juspay 共同合作,将率先在新加坡启动,并于 2025 年陆续在其他亚太地区国家推展。
QR Code 扫码支付在亚太区的使用率持续增加,根据 Visa 调查,信用卡以 34% 使用率位居东南亚消费者的首选支付方式,而 QR Code 以 26% 紧追在后,不容小觑。
Visa 亚太区产品与解决方案主管 T.R. Ramachandran 指出,消费者在国内习惯使用 QR Code 支付,到国外也享有同样的支付体验,将是亚太地区支付生态系统的一大进步。
亮点 2:腾讯「扫掌支付」携手 Visa 正式出海,首站新加坡
腾讯在中国推出以扫描掌纹完成支付的方式,11 月 6 日也正式宣布,透过与 Visa 合作进军国际市场,首站先在新加坡上线,Visa 将邀请星展银行、华侨银行与大华银行的持卡用户体验计划。
图源:许静之摄影 消费者在注册时,要先感应Visa后再扫掌纹,并完成验证测试后,未来挥手就能完成支付。
参与体验的消费者,在注册时需要先将 Visa 卡轻触装置后,再扫描掌纹,完成一次验证后就代表成功。注册完成后,消费者只要挥手感应就能进行支付,不需要携带实体卡片或手机。
掌纹辨识就如同指纹、脸部辨识,属于生物辨识技术的一种。腾讯的掌纹辨识技术有两个验证步骤,分别是识别掌纹与静脉,以确保准确度。因为只要将手掌悬放在感应位置上就能辨识掌纹,也不需要直接接触,相较其他生物辨识方式来说更具隐私性。
Visa 新加坡及汶莱区总经理 Adeline Kim 指出,近七成新加坡消费者认为这是一种安全的支付方式,期待透过与腾讯合作,提升客户的支付体验。
亮点 3:Visa 弹性凭证技术可抵多卡,取代传统静态凭证
Visa 弹性凭证(Visa Flexible Credential)技术,则是让消费者能在同一张卡片上,依照支付需求,来切换签帐卡、信用卡、分期付款及积分支付等模式。消费者可自行设置偏好,例如自动使用签帐卡支付小额消费、选择分期付款购买高价商品等。
图源:许静之摄影 Visa 亚太区产品与解决方案主管 T.R. Ramachandran 指出,弹性凭证是颠覆传统静态凭证的创新技术。
在 2023 年,Visa 这项技术与日本三井住友信用卡公司(SMCC)合作推出「Olive 卡」,已有超过 300 万名用户使用服务,正在向亚太地区其他国家积极推广相关。
T.R. Ramachandran 指出,弹性凭证的创新之处,在于改变了传统静态凭证以固定编码的局限性。过去消费者必须携带多张卡片,以应对各种支付需求,例如签帐金融卡、信用卡或特定通路的联名卡等,每张卡片都有各自的 16 位数字卡号来定义。
而弹性凭证则透过数位技术,使单一卡片就能连接多种支付方式。未来银行只要发放一组凭证,可以连结存款帐户、累积点数甚至是航空哩程,让消费者不再需要带多张卡片出门,不仅简化支付流程,也大幅降低银行发卡成本
弹性凭证的技术未来也有望进一步结合 AI,根据消费情境,自动选择最合适的个人化支付方式,将大幅改写当今的支付体验与习惯。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者应考虑本文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数位时代》
原文标题:《Visa携LINE Pay推跨境支付!腾讯「扫掌支付」也出海,亚洲支付市场下一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