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5 年 8 月 1 日起,香港金融管理局將開放穩定幣發行人牌照申請,標誌香港穩定幣發展正式邁入落地新紀元。
這項政策醞釀已久。過去一年,香港金管局積極推動穩定幣應用場景的沙盒測試,並逐步明確監管方針與申請流程。現階段,相關機構即將由試驗階段轉入受正式監管下的發行與流通。
據不完全統計,現已有數十家機構表示擬申請穩定幣牌照;同時,愈來愈多本地銀行、科技公司與 Web3 團隊正針對清算系統、資產託管及支付介面等面向展開進一步籌備。
本篇將持續追蹤香港地區最新穩定幣政策與監管動向,供產業參與者參考查閱。
《穩定幣條例》將於 2025 年 8 月 1 日正式生效。
金管局將同步刊憲四份相關文件(僅提供英文版):
· 《持牌穩定幣發行人監管指引》-諮詢總結與正式指引
· 《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指引(適用於持牌穩定幣發行人)》-諮詢總結與正式指引
· 《穩定幣發行人發牌制度摘要說明》
· 《現有穩定幣發行人過渡條文摘要說明》
金管局將於 2025 年 8 月 1 日至 9 月 30 日期間受理首輪穩定幣發行人牌照申請。
建議有意申請機構於 8 月 31 日前透過官方信箱主動聯絡金管局,方便雙方溝通監管預期及反饋意見。
金管局提醒所有市場參與者:公開溝通須保持審慎,不得虛假宣稱已獲發牌或正在辦理申請,否則屬違法。
所有香港合規穩定幣持有者身份必須通過驗證,亦即實名制。
金管局助理總裁(規管及反洗錢)陳景宏指出,此項規定較過去「白名單」制度更嚴格;未來如技術條件成熟,不排除放寬。
立法會議員吳傑莊補充,金管局確實會執行 KYC,實名機制是可行作法之一,細節由發行人提出並經金管局審核確認。
金管局副總裁陳維民指出:
· 可申請與單一法幣掛鉤的穩定幣牌照,
· 也可申請掛鉤一籃子法幣的穩定幣牌照,
· 但申請時必須明確標注幣種。
陳維民進一步強調:監管門檻極高,預計首張牌照將於明年初發出。
《穩定幣條例》生效後,設有 6 個月過渡期,金管局將對現有發行單位分類處理:
· 符合監管要求者:可先獲臨時牌照;
· 3 個月內未達規範者:須於 4 個月內結束營運;
· 不符標準者:接獲通知後須 1 個月內終止經營。
相關規範包括:全額備付、1 日內完成贖回、在港設有實體、維持財務儲備、KYC、交易監控等。
違規者將遭科以罰款、暫停或撤銷牌照等處分。
《穩定幣條例》即將於 2025 年 8 月 1 日施行,香港政府與監理單位近期密集釋出穩定幣相關政策訊號。這些說明涵蓋監管理念、發牌機制、掛鉤幣種、實際落地與風險管理等議題,逐步勾勒出香港穩定幣監理體系的實際運作輪廓。
各方公開立場皆一再強調:穩定幣不應淪為市場炒作工具。
7 月 20 日,香港金融發展局主席洪丕正在年報發表時指出,穩定幣需發揮「穩定」本質,資產市場數位化是一場長線競賽,不宜短視近利。他同時表示,未來多元資產將逐步「代幣化」,但這非 24 小時可完成,不應期待金融體系短期內「全面上鏈」。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近月來多次公開重申,穩定幣本質應用於提升金融運作效率,而不是單純營利手段。6 月 29 日,他強調政府將堅持明確監管理念,要求發行人具備資本金、儲備及贖回能力,以降低系統性風險、確保貨幣主權。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亦於多篇署名評論指出,穩定幣具備可編程特質,有助於支付自動化與金融服務再設計,但發展策略不能背離實體經濟需求。他強調:「不可僅僅追逐技術,更不應陷入工具狂熱。」
中央信智庫觀點同樣強調穩定幣的宏觀背景。6 月 21 日,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直言,穩定幣實為美元的鏈上衍生,是美方推動美元霸權數位化的工具。中國需加速人民幣國際化,同時規劃人民幣穩定幣與央行數位貨幣的互補發展。
香港穩定幣監管體系將採高標準審查。7 月 30 日,金管局副總裁陳維民於技術簡報會明確表示,發牌門檻「極高」,首階段將逐案審核申請而非大量發證。預期首張牌照將於明年初頒發。
金管局總裁余偉文早前亦指出,穩定幣發行人在合規規格上幾近與電子支付業者及銀行等金融機構等同,資產備付、贖回流程、反洗錢等皆執行同等監管。初期僅會核發「少數牌照」,重點審查業務模式、場景應用、儲備實力與技術安全。
許正宇多次說明,發行人必須保障用戶申請贖回後「一日內完成」,並設立穩定及客資隔離機制,提供全面反洗錢與反恐融資控管。
政策端相較於「上鏈」或「DeFi 化」敘述,更強調穩定幣在跨境支付與清算體系中的角色。
余偉文表示,首批穩定幣主要關注跨境貿易結算與 Web3 應用試點。他補充,參與沙盒不代表必然獲牌,即便進入測試,未來是否取得正式牌照仍視監管評估而定。
許正宇於訪談時說明,穩定幣可望在「一帶一路」沿線成為取代本地不穩定貨幣的支付方案,特別適合基礎建設、工程承包等外匯市場不發達地區。
陳茂波重申,香港將持續推動金融資產代幣化,如綠色債券、ETF、原物料等市場逐步導入代幣結算,並藉穩定幣搭建鏈上資產與現金貨幣的橋樑。
針對掛鉤幣種,政策端明確表示香港監管設計具高度彈性。
7 月 30 日,陳維民說明,申請單位可選擇以特定法幣或一籃子貨幣為錨,申請時須明確註明即可。
許正宇過往也多次談到「人民幣穩定幣」議題,說明法律層面不禁以人民幣做錨定,但若涉匯率管理及宏觀政策,需與內地相關部門協調。「香港有法律空間,但如要推進,必須兼顧全國匯率政策與貨幣政策。」
陳茂波於署名評論提到,讓不同法幣都能作為錨定資產有助吸引更多國際機構根據實際需求在港發行穩定幣。
多位政策人士呼籲,制度推動同時,市場需保持理性冷靜。
立法會議員吳傑莊提醒,香港穩定幣發展空間廣大,未來將是金融與實體經濟結合的創新實驗場。但他特別呼籲散戶投資人勿盲從新資產類型,務必充分瞭解潛在風險。
金管局已發布公告,提醒大眾警惕未經授權宣稱「持牌」或「申請中」的穩定幣項目與個人,並強調若持有未獲許可穩定幣,相關風險需自行承擔。
《穩定幣條例》落地在即,市場各界圍繞發牌節奏、場景發展、人民幣錨定可行性等主題展開高度討論。券商、基金、國際投行及媒體觀察,逐步呈現對香港新監管體系的結構性預期及其潛在衝擊。
7 月 30 日,中信證券發布研報指出,《穩定幣發行人發牌制度摘要說明》是現階段最具參考價值的官方依據。預估首波穩定幣牌照僅「個位數」,最快年底前落地。金管局鼓勵業者於 8 月 31 日前接洽監管單位,申請截止日為 9 月 30 日。
報告建議聚焦兩類主線:一為具牌照獲批實力的發行人;二為已明確參與場景建設的生態型公司。
華夏基金(香港)CEO 甘添視此階段為「規則底定、應用啟動臨界點」。他透露,華夏基金已參與沙盒測試,正探索整合支付、申贖與資產管理。他認為誰能率先實現「合規 + 落地 + 資產連結」閉環,將有望主導穩定幣市場。
7 月 23 日,平安證券報告預測,香港或將建立「美元穩定幣連結國際+港元穩定幣銜接內地」雙軌監管格局。持續吸引美元項目同時,也為人民幣國際化保留政策空間。
報告指,香港監管對幣種並無限制,未來非美元穩定幣有望提升市占。現階段「部分錨定港元」的海外項目已納入監理範圍。
HashKey Group 董事長肖風受訪表示,香港穩定幣牌照不限掛鉤幣種,亦不限制部署公鏈種類,發行人可據需求決定;以太坊、Solana 皆能作為香港穩定幣基礎網路。
自 6 月起,「離岸人民幣穩定幣(CNH Stablecoin)」是否率先落地香港成為市場熱點。
摩根士丹利指出,香港新制為 CNH 穩定幣鋪設首道合規門檻。約有 1 萬億元人民幣離岸流動性池支撐,CNH 穩定幣可在不違反內地資本管制前提下,驗證跨境結算可行性,並補足 CIPS、SWIFT 之外新支付通道。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首席經濟師邢自強建議,香港應先發展美元、港元錨定穩定幣,先建立信任與技術基礎,再循序推動 CNH 穩定幣強化人民幣在數位支付體系地位。
《信報》稱,香港可充當「試驗先鋒」角色推動 CNH 穩定幣落地,以提升國際支付話語權;前提是完善反洗錢、反恐融資等配套監理。
《經濟觀察報》也指出,若香港率先落地 CNH 穩定幣,將打造獨立於 SWIFT 的人民幣清算新通道,為人民幣國際化開啟新數位路徑,有望成為繼 2009 年跨境結算制度後的又一制度創新。
中國銀行前副行長王永利撰文表示,美國積極以立法扶持美元穩定幣,中國應主動因應,香港監理走在前線,具備先行試點 CNH 穩定幣的現實條件,尤其適合加密資產交易與海外結算應用。
廣發證券 6 月 3 日研報指出,香港穩定幣新制雖處早期,短期將帶來數位貨幣、跨境支付、區塊鏈、RWA 等領域結構性投資契機。只要政策鬆綁人民幣錨定,A 股相關企業將受益於「港橋通道」帶來的合規溢價。
但廣發證券同時提醒,目前中國虛擬資產監管依舊嚴格,短期內大規模資金湧入機率有限。
平安證券補充,全球穩定幣監管逐漸收斂,未來有望推動國際統一監理體系建立。中國須把握制度時機,透過香港掌控可控路徑,避免數位資產完全落入美國穩定幣主導。
央視《玉淵譚天》及《證券時報》等媒體評論,美國推動穩定幣即是美元數位化新型金融擴張。若中國長期空白,恐將被動接受美元主導下的新型結算系統。
《穩定幣條例》即將於 2025 年 8 月 1 日生效,多家企業加速籌備申請穩定幣發行人牌照。參與者涵蓋銀行、科技平台、支付公司、區塊鏈新創等多元產業,反映香港監管落地後市場多元響應。
7 月 14 日消息,約有 50–60 家公司有意申請香港穩定幣牌照。
· 其中約半數為支付業者,另一半為大型網路公司;
· 多數具中資背景;
· 預估首波僅核發 3–4 張牌照,初期產品將主掛港元及美元。
參與穩定幣發行沙盒測試的 5 家公司:
京東幣鏈科技(香港)有限公司
圓幣創新科技有限公司
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安擬集團有限公司
香港電訊(HKT)有限公司
· 中國三三傳媒
7 月 15 日公告將申請香港穩定幣牌照,所需資金來自配售股份及現金儲備。
· 天盛資本
7 月 11 日宣布設立數位資產交易與結匯公司,並申請穩定幣牌照,規劃用於藝術品交易及跨境結算。
· 多點數智
7 月 3 日公告已啟動香港穩定幣牌照申請程序。
· Animoca Brands + 渣打銀行(香港)+ 香港電訊
三方多次公開表示將合資申請牌照並發行港元穩定幣,應用於遊戲、跨境貿易、金融結算等。
· 京東
官網已公開資訊,將於香港發行與港元一比一掛鉤的穩定幣。發行主體為京東幣鏈科技(香港),現為金管局沙盒參與者之一。
· 螞蟻集團國際(Ant International)
據知情人士 6 月透露,條例生效當下即將申請發行人牌照,同步布局新加坡、盧森堡等市場。
· 連連數字
知情來源稱正積極規劃於香港、新加坡申請穩定幣牌照。其附屬公司 DFX Labs 已持有香港 SFC 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牌照。
· 中國平安
7 月 21 日於互動平台表示,已密切關注香港穩定幣監管動向,並積極展開相關研究。
· 三未信安
6 月 30 日表示已涉足香港虛擬貨幣與穩定幣相關業務,作為密碼基礎設施供應商,協助專案資安維護。
· 八達通公司
曾被外傳參與穩定幣加速器。公司澄清僅以「顧問」參與 Brinc 主導之探索計畫,屬構想階段,無穩定幣產品正式開發或商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