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牛市悄然來臨

中級7/28/2025, 5:35:30 AM
本輪加密牛市為什麼會如此「靜悄悄」?本文透過對 KOL、私募基金合夥人與交易員的專訪,揭示當前由主流資金主導、散戶難以獲利的市場現況,並進一步深入分析主流幣、Meme 幣及衍生性商品等資產中的散戶投資機會,協助讀者全面掌握新一輪牛市的遊戲規則與投資方向。

「牛市來臨了,為什麼各大社群卻一片沉寂?」網友通心奶酪在 Opensky 社群提出這個疑問。

「因為大家不是空手就是做空。」群友 Niner 回覆。

對曾經歷上一輪牛熊的 Niner 而言,這波牛市原本應是大賺一筆的好時機,但 Niner 坦白說,這種行情「也沒有賺到錢」。


和 Niner 有類似遭遇的還有全職交易員 Johhny,他直言「自從川普發行 Trump 之後就沒再賺過錢」。

Niner 和 Johhny 的處境並不罕見。Wagmi 資本合夥人 Mark 在接受訪問時也指出,這波牛市「90% 的散戶都沒賺到錢」。

Niner 雖然還沒賺到錢,但她及時調整了自己的投資策略。「上一輪週期我主要是長期持有,但這一輪我改做波段操作,而且有許多新產品出現,必須不斷學習,節奏比過去快許多。」

Niner 的調整可說頗為及時,但大部分人仍是後知後覺。

「這一輪的投資邏輯已經完全不同,但大多數散戶還沒意識到。」KOL 河馬受訪時表示。

隨著機構資金大舉進入加密貨幣市場,主流幣接連創下新高,無論資金、技術或敘事與參與程度,如今這已非「散戶友好型」市場。有看法認為,加密貨幣的散戶紅利期即將終結,這一輪很可能是屬於散戶的最後一個週期。

基於此,深潮 TechFlow 訪談多位深度參與加密市場的投資者,包括知名 KOL、私募基金合夥人、量化交易員和個人投資人,從不同視角解析這一輪牛市,全方位展現加密生態眾生相。

不一樣的加密牛市

2016 年就進入加密圈的河馬,對市場已極其熟悉。訪談中,他思路明確、語音洪亮,從容地分享對本輪牛市的觀察:「這已經不是過去那種普遍上漲的市場。從前的牛市建立在共識之上,這一輪則受政策、資本及陣營分化的影響,走出了全然不同的路線。」

河馬曾任軍人,後從事商用不動產投資,這些經歷讓他投資風格果斷又審慎。歷經數次牛熊,他說:「我一直想,什麼才是真正具備價值、能跨越牛熊週期的資產?」

若說以往市場仍屬模糊,這波行情讓河馬逐漸找到答案。

「其實我反覆思考後發現,這個產業本質就是金融網路,無論借貸、交易、質押,還是美股代幣化、穩定幣,全部都圍繞著金融,必須有完善的金融基礎設施。」河馬解釋,「因此我看好以太坊的潛力,現階段主力配置在以太坊及 DeFi 資產。」

河馬認為,本輪牛市起點為貝萊德正式通過比特幣 ETF,中途短暫修正,美國通過《大美麗法案》後展開牛市第二階段,預計 11 月達到頂峰。

Mark 則有不同看法。

他認為去年下半年 Memecoin 飆漲是這一輪行情的起點,也是牛市前半段。後半段則起於兩週前以太坊上漲,引發新一波行情,預期 9 月會見高點。

「2017 年是 ICO 牛市,隨後是山寨幣牛市,但這一輪明顯不同。大家已經去魅,許多概念被證偽,只剩下金融應用。所以,即使以太坊大漲也沒創新高,山寨幣則僅有局部漲幅。」Mark 分析。

量化交易員成華同樣是資深玩家,現經營量化交易工作室,專做加密貨幣套利。

成華於行情初期便發現,這一輪和以往不同。過去由散戶資金領銜,小幣種漲勢瘋狂,但這一波主流資金湧入,資金多轉向比特幣等主流幣。

儘管如此,他還是被「洗出場」。他雖手握比特幣,但在剛突破十萬美元時就賣出大部分,而且以太坊大跌時換倉,未能等到補漲。即便是業界老將,要精準迎合市場節奏,對一般散戶仍極具挑戰。

散戶的機會在哪裡?

這一輪牛市給全職交易員 Johhny 最直觀感受是:「幣別太多,玩法缺乏創新,流動性又差,散戶越來越難賺錢。」

上一輪牛市,Johhny 因馬斯克喊單狗狗幣而進圈,靠市場普漲賺得盆滿缽滿。「當時連 K 線都不懂,照樣能賺錢。」Johhny 回憶。

但美好時光已不復返。

「過去的投資策略已不適用。」Johhny 指出:「以前我偏好長抱,或是跟著喊單買,但現在必須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

即使如此,「山寨土狗的報酬空間大不如前,市場資金和技術門檻提升,賺錢效應顯著下滑。」Johhny 坦言。

究竟,這波牛市下,為什麼散戶會賺不到錢?散戶還有什麼機會?

Mark 認為,散戶這輪牛市難以賺錢有兩大主因。

首先,絕大多數散戶未及時改變思維,還停留在上一輪牛市邏輯,主力持有山寨幣,沒有布局主流幣。

其次是過度頻繁換倉。「追漲殺跌是散戶通病,也是賠錢主因。」Mark 指出。

Mark 分析,本輪牛市主要機會在主流幣和 Memecoin,但最近流動性改善,他也發現新契機——「幣安新上市的幣最近都能漲數倍,不再像過去慘遭腰斬。」他說,「因此我的資金主力仍放在以太坊,小部分資金則布局新幣,以小搏大。」

「事實上,留給散戶的機會真的不多了。」Mark 較為保守,他認為未來加密市場會愈趨美股化,主流幣將被機構資金主導,散戶只剩 Memecoin 可以玩。但想在 Memecoin 賺到錢,得具備頭腦、時間與精力,這條件會淘汰一大部分人,最終剩下大約 10% 能夠真正獲利。

河馬同意 Mark 的觀點,但認為除了主流幣與 Memecoin,還能關注圍繞交易產生的代幣。

因為與交易相關的項目實用且不可或缺,能存活下來,也較易凝聚共識。

「散戶首先必須調整心態,放棄一夕致富的幻想。」河馬提醒,「未來不會再有數十倍、上百倍的山寨幣,主流幣機會依舊存在,每輪週期大概能漲 3 到 5 倍。而 Memecoin 每一輪都會誕生現象級項目,挑中買進,回報可觀。」

在上一輪還有相對低門檻、對散戶友好的低風險致富項目如打新、銘文,但這輪的機會明顯減少。

「或者像我做量化交易,雖有技術門檻,但風險相對較低。」成華說,「其實我覺得比特幣的機會對任何人都算公平,關鍵看自己能否把握。定期定額投資是最容易執行的策略,只要拉長時間,賺取不錯報酬的機率高。」

散戶的加密貨幣紅利期即將消失?

其實,上一輪週期時,隨著部分機構資金入場,已有聲音認為那是散戶最後一輪加密貨幣牛市。

雖然散戶仍參與這一輪牛市,但「機構化」程度更高。

比特幣現貨 ETF 管理資產總額 2025 年 7 月達到 1,374 億美元,逾 400 家機構投資貝萊德比特幣 ETF,包括退休基金、主權基金等傳統巨擘。

全球上市公司共持有 94.4 萬枚 BTC,占流通量 4.8%,單季增持約 13.1 萬枚。

Coinbase、Binance 等平台的 ETH 流動性質押(LSD)產品規模暴增,機構將 ETH 報酬包裝為固定收益工具。

以上都顯示,加密貨幣市場已不再是散戶狂歡的樂園。

有媒體指出,12 萬美元的比特幣其實只是「沒有散戶的資本盛宴」。那一天,「再也沒有散戶一夜暴富刷屏,只有貝萊德每秒 13 張 ETF 申購單在默默流轉。」

這正如 Mark 所預見。「我認為散戶賺錢的黃金時代結束了,去年下半年很可能是最後的窗口期。」他指出。

他現已部分獲利出場,並將資金轉投台股。

「但我也不會完全離場,因為 Meme 市場機會始終存在,還會有新題材。」Mark 強調。

相對而言,Niner 較為樂觀。她表示仍會持續參與市場,覺得「賺大錢的機會反而越來越靠近散戶」。

「說最後一輪的人早就很多,也講了很久。我反而認為野蠻成長期已終結,現在正是新機會湧現的時刻。」Niner 說,「我不會離開,我要成為真正的 Alpha 玩家。」

河馬同樣持樂觀看法。他認為市場正朝更有序與成熟的方向發展,對散戶來說有望低風險高報酬。

「只要跟隨機構資金進場布局主流幣,獲利機會仍在,且整體風險大幅降低。」河馬說,「熊市低點時比特幣或許回檔 50%~70%,但牛市時會大漲數倍,只要把握節奏、調整預期,投資比特幣等主流幣對散戶來說仍是最易上手的賺錢途徑。」

耕耘加密領域 9 年的河馬將自己比喻為「魚與水」——「我早已駕輕就熟,從未想過離開。我相信,屬於散戶的機會始終存在。」

或許,不論是樂觀者還是悲觀者,只要曾深度參與這個市場,就很難真的說離開。真正關鍵的,不是市場是否給予機會,而是你是否具備持續學習、發現、執行的能力。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 [TechFlow],著作權歸原作者 [Ada] 所有,如有轉載相關疑問,歡迎聯繫 Gate Learn 團隊,我們將儘速依程序處理。
  2. 免責條款:本文所載觀點及意見僅代表作者本人立場,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本文其他語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團隊翻譯,未經 Gate 授權,不得轉載、傳播或抄襲本翻譯內容。
即刻開始交易
註冊並交易即可獲得
$100
和價值
$5500
理財體驗金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