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動態大使專屬發帖福利任務第二期報名正式開啓!🏆 首期獲獎名單將於5月26日公布!
報名連結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6722
報名時間 🕙 5月23日11:00 - 5月26日 24:00 UTC+8
✍️ 5月26日 — 6月1日期間每日發帖,根據帖子內容評級瓜分 $300 獎池
🎁 獎勵詳情:
一、S級周度排名獎
S級:每週7日均完成發帖且整體帖子內容質量分數>90分可獲S級,挑選2名優質內容大使每人$50手續費返現券。
二、A/B 等級瓜分獎
根據各位動態大使發帖數量及帖子內容質量獲評等級,按評定等級獲獎:
A級:每週至少5日完成發帖且整體帖子內容質量90>分數>80可獲A級,從A級用戶中選出5名大使每人$20手續費返現券
B級:每週至少3日完成發帖且整體帖子內容質量80>分數>60可獲B級,從B級用戶中選出10名大使每人$10手續費返現券
📍 活動規則:
1.每週至少3日完成發帖才有機會獲獎。
2.根據發帖天數和整體發帖內容質量分數給予等級判定,分爲S/A/B等級,在各等級下選擇幸運大使獲獎。
💡 帖子評分標準:
1.每帖不少於30字。
2.內容需原創、有獨立見解,具備深度和邏輯性。
3.鼓勵發布市場行情、交易知識、幣種研究等主題,使用圖例或視頻可提高評分。
4.禁止發布FUD、抄襲或詆毀內容
MakerDao的多次接近清算價的雙6萬哥或是驚險套利
來源:閃電HSL
先行說明,我自己認為本文寫的是錯誤的可能性非常高,非要定個數字的話,我覺得95%的概率是錯的。但世界就是多元的,5%的可能性還是值得去假設。
最近幾天,在X上高頻出現兩個MakerDao上的借貸金庫,都是抵押了6萬多個ETH,各借了超過6千萬Dai,安全係數都是在1.0幾邊緣掙扎。這兩哥們頭鐵的很,安全係數都在1.02了,都不帶砍倉保命。這要是清算起來,13萬個ETH,就是2億多美元的砸盤量。
大家都想看這兩個大煙花爆炸。
我觀察了幾天,感覺這兩個地址,至少這個0x6bb8bc41e668b7c8ef3850486c9455b5c86830b3非常積極的調整倉位的,有可能是在玩一種驚險的套利。
我也可能想多了,如果我錯了,就當是一個給大家寫一個假想的金融遊戲好了。
自從DeFi火起來後,因為鏈上資產是透明的,在鏈上開鉅額槓桿就成為大家喜聞樂見的遊戲。幣圈有一種群體心理效應,就是傾向於爆掉鏈上那些鉅額的槓桿倉位,俗稱看大煙花。
最經典就是2020年8月做空link的爆倉的事件,有一個機構叫Zeus Capital在2020年7月發佈了一篇59頁關於 ChainLink 的做空報告,聲稱Link的內在價值只有0.07美元,而當時link的價格在8美元左右。然後該機構在8月通過抵押累計2200萬USDC,借link賣出,的方式來做空Link。
結果整個幣圈硬是將link從8美元,拉到了13美元,將這筆鉅額的槓桿給爆掉了。
另一個著名的案例就是Curve老闆在2023年中超過1.4億美元的crv幣抵押借貸被清算的事,也是全網看到這麼大金額的槓桿,硬是將crv幣砸到了0.4美元的清算價,將Curve給爆掉了。
前兩週在Hyperliquid的50倍槓桿哥,也是大家喜聞樂見地大煙花。
另外一個非幣圈案例就是2021年1月的gamestop大戰華爾街機構的故事,也是散戶合夥起來拉高機構做空的股票,硬是將機構給爆掉。
這一類散戶(更可能是班裡面有匿名大戶)在不需要溝通的前提下,合謀朝著鏈上鉅額槓桿相反的方向買或賣的事,在幣圈好像特別流行,這是一種群體湧現現象。
在MakerDao裡開金庫抵押ETH等借Dai,清算價是會提前一個小時發佈。這個和aave是按區塊來計算清算價不一樣。
下圖是剛剛查到的makerdao最新公佈的ETH當抵押品下一個小時的清算1795.8,而ETH的當時的實時價是1811.45。
如果這個抵押借貸是在aave,那清算價在1795.8的借貸應該已經爆倉了,但在Makerdao就還沒有被清算,而是要等一個小時後才會被執行。
而這1小時,就給MakerDao的借貸者提供了緩衝時間,可以在這個爆倉價更新前主動減倉將自己金庫的爆倉價提高到1795.8以上,就可以避免被爆倉。
好了,以上是兩個前提信息,總結一下:
1.幣圈有一種群體心理效應,散戶(匿名大戶)喜歡合謀拉爆(砸爆)鏈上鉅額明牌槓桿倉位;
2.MakerDao的爆倉價是延遲一小時更新,實時的清算價其實是前一小時ETH的價格。
(再次申明,我自己覺得下面的猜測有95%的可能性是錯的,請大家批評指正時下手狠點。這文章也是幾天前寫出來的,但覺得不靠譜一直沒發出來。)
這兩個MakerDao的6萬哥,可能就是在利用上述兩個特性在完成鉅額資金入場,或者在玩一個驚險的套利。
假設6萬哥準備了鉅額資金,想投資現在大家千人罵萬人錘的破以太,但這個6萬哥的資金過於龐大,直接硬上可能會產生高達10%以上的拉盤滑點,他的期望價格就是1800以下。
資金量得多龐大呢?
想想微策略,微策略砸了350多億美元,平均建倉成本6.7w/btc,累計買了52w比特幣,比特幣的市值約2萬億美元。微策略持幣佔比達到了個位數%(按2100w總量數就是2.5%,考慮到早期丟失了超過300萬幣,按1800萬總量算是約2.9%) 。
而微策略最早是在2020年8月花了2.5億美元買入了21400個比特幣,建倉成本是1.1萬美元多。截止到現在2025年4月,這哥們建倉了52萬個幣,成本價拉到了6.7w 。
對應的,如果6w哥想建倉的資金達到了以太坊市值的個位數%,比如2%=25億美元級別的,如果想控制建倉成本,就不能像微策略哥那樣高調了。
6w哥,就利用幣圈這種想爆明牌槓桿的群體效應,高調立一個大額多頭槓桿6w以太(1億美元),刺激幣圈用戶來砸盤,6w哥則在低價收幣。
同時為了避免這6w個以太被清算,6w哥需要隨時準備好足夠的Dai隨時可以降低槓桿避免被清算。一直到完成全部建倉。
其實,想想4年前的chainlink在aave那次大煙花,以及Crv老闆的那筆近2億美元的超級大清算,可能也就是一種賣幣行為。
可能啊(概率低於5%)link的這次就是有超級大戶要賣link,為了避免大額砸盤,就開一個2000萬美元的空頭槓桿,刺激幣圈合謀拉盤爆他屁股,然後他趁機在爆倉價附近出貨。這種花幾百萬的被清算成本,出貨幾個億的代幣,太划算了。
而Crv老闆這次,就是單純的想出掉自己手裡的鉅額幣,真往市場上砸可能就要直接歸零了,砸不了多少錢,但通過建立多頭槓桿,抵押crv將U借出來的方式實現套現,至於抵押品,就讓市場去爆吧。
另外一種更低的可能性就是,這兩個在MakerDao的6萬哥,是不是有可能在玩下面這個套利邏輯:
1.6w哥在MakerDao抵押鉅額ETH開鉅額槓桿借Dai,引發行業散戶群體做空ETH效應。
2.6w哥會在自己MakerDao金庫的清算價格下面(1800)買ETH,比如在1750買。
3.如果在MakerDao清算價格更新後,自己的倉位會被清算,那6w哥會提前還部分債務,以避免被清算,或者增加上述2裡買到的ETH,提高抵押品金額,從而提高被清算。
4.如果MakerDao更新清算價格前,實時價格漲到比1800高,即6w哥在步驟2買的ETH是盈利的,6w哥可以出售掉ETH,比如在1850賣出,以獲利。
就這樣,一直往復,直到價格徹底跌破到,6w哥所有本金都買成了以太,這樣就完成了低於1800建倉鉅額資金;或者一直漲到又沒以太賣的地步,這樣就是套利成功,套利結束走人,然後等下一次1800機會。
歡迎金融專家數學專家,來指正。
其實,超大資金進幣圈一直是一個困難,入金難是一個門檻,另一個門檻就是總池子太小了。在10年前,想大額買比特幣,都是選擇買礦機挖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