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Web3.0欄目 | 對談曼昆資深律師毛捷豪:連結現實——RWA合規現狀+全球監管趨勢

開篇語 創業Web3,暢談每週三! 《創業Web3.0》是曼昆律師事務所發起的中國Web3.0創業者訪談節目,每週三晚,我們邀請行業大咖、一線機構、知名創業者做客直播間,通過正向發聲、理性討論、經驗分享,助力中國Web3.0行業的合規與健康發展。 6月是RWA專題月,現實世界資產(RWA)如何在合規框架下連結Web3與現實世界?本期我們邀請曼昆資深律師毛捷豪,與王蕾律師深度對話。從DePIN到RWA的深耕,毛律師分享香港的合規路徑、全球監管趨勢、國內資產的探索難點,以及如何通過標準化、可編程性賦能RWA,助力創業者少踩坑、走正道,迎接RWA與傳統金融融合的大航海時代! (音頻轉錄文字記錄經過ai處理,可能存在遺漏與錯誤。) 歡迎本期嘉賓,請和大家自我介紹! 王蕾:歡迎來到每週三的《創業Web3.0》欄目!我是王蕾律師,曼昆律師事務所的法律從業者,專注RWA合規探索,接棒牛小靜律師主持本期節目。6月是RWA專題月,今天是第二期,主題是“RWA合規現狀、持牌要求與全球監管趨勢”。我們邀請了我的老搭檔、曼昆資深律師毛捷豪,他深耕Web3合規,參與多個RWA項目,經驗硬核!期待毛律師不繞彎、接地氣的分享!如果今晚內容有價值,歡迎轉發朋友圈,直播間有問題隨時留言!下面請毛律師自我介紹! 毛捷豪:感謝王律師!哈哈,大家好,我是曼昆律師事務所的毛捷豪,主要聚焦Web3行業的民事、商事及合規工作,涉及境內境外法律事務。過去一年,我最關注RWA賽道,研究合規路徑、發展潛力,以及RWA與穩定幣的聯動。RWA不僅是資產代幣化,更是Web3與現實結合的橋梁。我從DePIN起步,關注Web2與Web3的場景融合,逐步深耕RWA,希望今天分享的觀念和實戰經驗能幫大家少踩坑!歡迎直播間朋友提問,隨時交流! 王蕾:毛律師太謙虛了!從DePIN到RWA,合規一線的實戰經驗太硬核!直播間朋友們,準備好筆記,今晚乾貨滿滿! Q1:您如何接觸RWA?爲何對它感興趣? 王蕾:毛律師,您和我在項目上合作過多次,特別信任您在合規領域的專業。您是如何接觸RWA的?作爲律師,爲何對它有濃厚興趣? 毛捷豪:哈哈,王律師,我們確實熟到不用緊張,但一上播還是有點小緊張!我的RWA興趣源於對Web3與現實結合的關注。最早我在DePIN賽道做過法律工作,接觸了Web2場景與Web3的聯動,比如物聯網與區塊鏈的結合。 2021-2022年,DePIN還沒成明確賽道,但我就覺得純Web3內循環空間有限,必須與現實資產結合才能走得更遠。RWA的出現正好契合這個邏輯。RWA不僅是代幣化資產,而是通過智能合約讓傳統資產可編程,打開新玩法,比如收益權碎片化、跨國流動。這讓我覺得RWA是Web3與傳統金融的橋梁,潛力巨大。作爲律師,我研究的不只是合規路徑,還有RWA的商業模式和生態可能性,讓我保持持續深耕。 Q2:RWA項目最容易踩哪些合規坑? 王蕾:您在RWA項目實戰中積累了很多經驗。創業者最容易踩的坑有哪些?能否從合規角度分享? 毛捷豪:RWA項目的坑主要集中在三個環節:

  1. 資產選擇:不是萬物皆可RWA!很多人上來就問“我的資產能不能上鏈?”但合規性、流動性、可編程性得先評估。比如,美國以美債、美股爲主,貝萊德的美債RWA已達30億美元,結構清晰,先合規後代幣化。香港則熱衷非標資產,如新能源、房地產收益權,因更貼近企業和個人。但非標資產合規復雜,需評估政策風險和市場接受度。
  2. 選址與代幣化方式:在哪裏發RWA?用token還是NFT?香港允許代幣化,但需隔離境內資產,搭建SPV(特殊目的載體)或基金結構。離岸發幣成本低,但合規性差,風險高。創業者常忽視選址的監管差異,容易踩坑。
  3. 投資人認購:代幣化後,投資人買不買單?市場預判不足是常見問題。很多人只顧發token,忽視流動性需求和投資人信任,導致項目遇冷。 合規是核心,創業者得先問“這個資產適不適合RWA”,再選對地方和方式,最後確保市場接受。 王蕾:資產、選址、認購三大坑,毛律師總結太幹貨,“不是萬物皆可RWA”點醒了不少朋友。 Q3:國內能直接做RWA嗎?有哪些合規路徑? 王蕾:直播間有朋友問,境內能直接做RWA嗎?有哪些合規路徑? 毛捷豪:境內直接發RWA token肯定不行,發幣在國內是敏感紅線。但有變通路徑,比如數字藏品或聯盟鏈上的數字資產,綁定實體權益。比如,一盒月餅、一瓶葡萄酒的提貨券,可以1:1對應實物,做成數字藏品,類似鏈上券。這種方式需確保特定化(一對一綁定),不能搞非特定化的收益權或分紅,否則有非法集資風險。以葡萄酒爲例,提貨券本質是實物兌換,合規性較高,但宣傳不能涉及投資回報,需嚴格控制營銷邊界。國內RWA探索得聚焦權益類資產,結合聯盟鏈,規避token化紅線。 Q4:哪些資產的RWA合規難度最高? 王蕾:您接觸過很多RWA項目,哪些資產或場景的合規難度最高?能舉例說明嗎? 毛捷豪:合規難度高的資產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所有權復雜,二是監管嚴格。比如: 金礦:金礦的所有權涉及礦權、土地權,國內管控嚴格,代幣化後難確保合規性,鏈上確權和線下監管對不上,風險極高。特殊資產:如文物、受限流通的國有資產,涉及文化、產權等多重監管,直接RWA化幾乎不可能。 相比之下,收益權類資產(如應收帳款、房地產租金)合規難度低一些。比如,香港的RWA項目常將應收帳款結構化成固定收益產品,再代幣化,規避所有權問題。創業者得先評估資產的法律屬性,再設計合規結構。 王蕾:金礦、文物RWA的難度,毛律師的例子太生動。收益權路徑爲創業者打開了新思路。 Q5:RWA與傳統金融(如REITs、ABS)的分水嶺是什麼? 王蕾:RWA常被拿來與REITs、ABS比較,合規路徑的分水嶺在哪裏? 毛捷豪:RWA與傳統金融的分水嶺在兩個層面: 前端:資產上鏈標準化:RWA的核心是資產上鏈,需明確“什麼資產能上”“以什麼標準上”“誰來監管”。比如,香港的RWA項目需通過SFC(證監會)審批,涉及KYC/AML、披露要求。傳統ABS/REITs更關注企業信用、評級,鏈上環節較弱。RWA的標準化(如智能合約設計、第三方審計)是新挑戰,也是合規重點。後端:代幣可編程性:RWA通過智能合約賦予資產可編程性,比如自動化收益分配、跨鏈交易,這是傳統金融沒有的。合規上,代幣的可實現性(流動性、違約風險)需要全新監管框架,傳統金融的基金、證券法規無法完全覆蓋。 RWA的合規路徑更復雜,但可編程性讓它有無限可能,真正連結Web3與傳統金融。 王蕾:標準化+可編程性,毛律師的分水嶺解析很清晰。 Q6:RWA項目涉及哪些牌照或資質? 王蕾:RWA項目通常需要哪些牌照或資質?香港、迪拜等地的要求有何不同? 毛捷豪:RWA沒有專屬牌照,需依托傳統金融牌照,各地要求不同: 香港:SFC的9號牌(資產管理)是核心,如基金代幣化需基金管理人資質。香港的RWA沙盒(Ensemble)允許一事一議,但不是牌照,需傳統證券法規(如1號牌、4號牌)支持。迪拜:無RWA專屬牌照,第一期沙盒(2025年4月結束)允許測試,但需VARA(虛擬資產監管局)審批,涉及托管、交易許可。其他地區:美國SEC要求RWA符合Reg D/S豁免或註冊爲證券;歐盟MiCA(2024.12生效)將RWA分爲ARTs(資產參考代幣)與EMTs(電子貨幣代幣),需特定許可。 香港的合規路徑較清晰,但流程復雜,目前可參考的是SPV+基金結構。創業者得先明確資產類型,再匹配牌照。 Q7:國內資產在香港發行RWA的合規障礙是什麼? 王蕾:直播間有朋友問,國內資產在香港發行RWA有哪些合規障礙?離岸發行有何優勢? 毛捷豪:國內資產在香港發行RWA的障礙主要在: 雙重監管:需境內SPV接收資金,再在香港建私募基金和代幣審批,涉及SFC的KYC/AML、披露要求。成本高,流程復雜,非螞蟻集團這樣的大機構難獲豁免。資產隔離:國內資產不能直接發token,需隔離(如通過SPV),確保不觸碰發幣紅線。政策風險:國內監管嚴格,收益權類資產(如應收帳款)較易通過,房地產等不動產因所有權問題受限。 離岸發行成本低,但合規性差,缺乏監管認可,風險高。香港的合規路徑更安全,適合有實力的團隊。我建議創業者選擇香港,借助曼昆這樣的專業律所,設計SPV+基金結構,少踩坑。 Q8:藝術品、培訓課程等非標資產能做RWA嗎? 王蕾:直播間有朋友問,藝術品、培訓課程能否做RWA?與NFT有何區別?有非法集資風險嗎? 毛捷豪:非標資產如藝術品、培訓課程可以探索RWA,但難度和合規要求不同: 藝術品:直接代幣化難度高,因所有權復雜,需評估違約風險、投資人保障。可以通過收益權(如租賃協議)結構化,再代幣化。區別於NFT,RWA更注重鏈上流動性與合規性,NFT偏收藏價值。培訓課程:類似數字藏品,需1:1綁定具體權益,如一小時課程視頻,類似提貨券。宣傳不能涉及投資回報,否則有非法集資風險。未來課程可看作合同,綁定數字資產,但拆分收益權需謹慎,避免觸碰紅線。 合規關鍵是特定化(1:1綁定)和營銷邊界,需要設計清晰結構。 Q9:全球RWA監管趨勢如何?哪些地區更開放? 毛捷豪:全球RWA監管趨勢分化,各地態度不同: 香港:開放且清晰,Stablecoins Ordinance(2025生效)和Ensemble沙盒支持RWA,SFC一事一議,綠色能源、科技類資產受青睞。美國:SEC監管嚴格,需註冊證券或Reg D/S豁免,貝萊德美債RWA(30億美元)是標杆,合規路徑成熟。歐盟:MiCA(2024.12生效)將RWA分類爲ARTs/EMTs,監管明確,適合結構化資產。新加坡:6月30日起FSW法案生效,監管收緊,居家辦公都可能違法,項目方需謹慎。迪拜:沙盒靈活,但VARA要求高,適合大機構,中小團隊門檻高。 開放地區:香港、歐盟、美國(大機構);灰色地帶:迪拜、新加坡(監管收緊)。建議創業者參考成功案例(如貝萊德、螞蟻集團),與當地監管溝通,設計合規路徑。 Q10:對RWA創業者的建議和人生洞察是什麼? 王蕾:直播間朋友很關心如何堅持到RWA爆發。您如何充值信仰?對創業者有何建議?用一句話總結分享! 毛捷豪:RWA還在早期,2025年6月是起點,2027-2030年或迎爆發。穩定幣是關鍵,下半年香港法案落地後,法幣轉穩定幣的體量將決定RWA進度。我的信仰來自對行業的陪伴,從DePIN到RWA,過去三年看到香港、新加坡、歐盟的合規框架逐步清晰,保持好奇心和耐心讓我持續深耕。對創業者的建議: 關注熟悉領域:結合自身資源(中國、香港、美國),聚焦綠色能源、DeFi等合規成熟賽道。借鑑成功案例:如貝萊德美債、螞蟻集團基金RWA,設計SPV+基金結構。擁抱探索:RWA是跨學科賽道,需懂法律、技術、金融,找曼昆這樣的夥伴一起試錯。 一句話總結:跳出資產代幣化的局限,從更高維度看待RWA,它是Web3與現實的橋梁,耐心深耕,定能發現屬於你的藍海! 王蕾:感謝毛律師一個多小時的乾貨分享!從三大踩坑環節到香港合規路徑,從全球趨勢到非標資產探索,毛律師用實戰經驗爲RWA創業者指路。下周三我們繼續RWA專題,聊技術側的落地路徑,歡迎關注!感謝毛律師,今晚到此爲止,晚安! 毛捷豪:謝謝王律師,謝謝直播間朋友支持曼昆,RWA未來可期,晚安!

創業不易,但你的故事一定很酷! 歡迎加入曼昆“創業Web3欄目”,一起爲中國Web3注入真實而鮮活的力量。

/END. 本文作者:曼昆品牌部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