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銀行巨頭穩定幣軍備競賽升級!花旗確認發行計劃,摩根大通被迫入場
花旗重磅入場:穩定幣+代幣化存款雙軌戰略 花旗集團CEO簡·弗雷澤(Jane Fraser)在最新聲明中明確表態: ✅ 正在開發「花旗穩定幣」(Citi stablecoin) ✅ 重點布局代幣化存款業務(Tokenized Deposit) ✅ 爲第三方穩定幣提供儲備金管理及加密資產托管 此舉印證了該行4月研報預測——2030年穩定幣市場規模將飆升至3.7萬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花旗股價近期創下2008年以來新高,爲加密擴張提供充足資本底氣。
摩根大通的矛盾抉擇:質疑中被迫參戰 盡管CEO傑米·戴蒙公開質疑穩定幣必要性:"我不明白爲何不用傳統支付系統",但競爭壓力迫使摩根大通採取行動: ⛓️ 同步推進「摩根存款代幣」與穩定幣研發 ⛓️ 坦言"競爭對手正通過穩定幣切入支付與獎勵體系" ⛓️ 強調"必須參與其中才能保持認知優勢" 這與6月外媒報道的"摩根穩定幣計劃"存在偏差,顯示傳統銀行在戰略落地時的內部博弈。
五月的聯盟計劃:銀行巨頭的集體覺醒 本次行動早有徵兆:今年5月,包括花旗、摩根在內多家投行曾探討聯合發行穩定幣。弗雷澤此次單獨官宣,暗示兩大巨頭可能轉向自主發展路徑。行業分析師指出,銀行系穩定幣的核心優勢在於: 🔹 現有金融牌照的合規性遷移 🔹 數十億級用戶基礎的快速轉化 🔹 法幣抵押資產的天然信任背書
代幣化存款:被低估的殺手級應用 弗雷澤特別強調的代幣化存款領域,實爲傳統銀行轉型關鍵: 💡 將銀行存款憑證轉化爲鏈上可編程資產 💡 實現實時清算、跨境支付及DeFi協議接入 💡 摩根大通6月已率先測試歐元存款代幣化 此技術既滿足監管要求,又能構建加密生態接口,成爲銀行試水Web3的"安全跳板"。
軍備競賽下的行業重構 兩大巨頭的行動將引發連鎖反應: 🚀 美國銀行、富國銀行等或加速入場 🚀 合規穩定幣市佔率向傳統機構傾斜 🚀 USDC、USDT面臨銀行系代幣衝擊 正如戴蒙所言:"當所有競爭對手都湧入時,觀望已成最大風險"。2024年或成機構穩定幣爆發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