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img-cdn.gateio.im/social/moments-83576c54e1cc8934da0f0158d9b0e90c)## 投資Bitmine等財資公司加密資產(虛擬貨幣)VC大手潘特拉資本於12日發布了題爲“數字資產財務戰略企業的價值創造”的投資者信。表示已向採取在資產負債表上積累虛擬貨幣策略的企業投資超過3億美元(約440億日元)。這個投資組合包含投資於比特幣(BTC)、以太坊(ETH)、索拉納(SOL)、BNB、Toncoin(TON)、超流動性(HYPE)、Sui(SUI)和Etana(ENA)的公司。從地理上看,目標公司位於美國、英國和以色列。具體的的投資公司包括比特礦、二十一資本、DeFi開發公司、SharpLink等企業。潘特拉資本對數字資產財政公司(DAT)的投資理論進行了如下說明。這樣的企業能夠從數字資產中產生收益,並增加每股淨資產價值。因此,長期增加有支持的代幣持有量比僅持有現貨更有可能。因此,持有DAT的股份可能獲得比直接持有代幣或通過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持有更高的回報。另一方面,來自富蘭克林·鄧普頓的分析師以及天橋資本的安東尼·斯卡拉穆奇等人對虛擬貨幣財務戰略的風險等問題表示擔憂。 ### 以太坊財政企業的案例潘特拉資本以其DAT基金的首個投資對象比特礦(BMNR)作爲案例研究。比特礦業在11日宣布,其以太坊持有量超過約115萬枚(市值約7800億日元)。該公司提出了旨在獲得以太坊總供應量5%的“5%的煉金術”戰略。以比特幣積累而聞名的策略公司爲模型,通過發行股票和可轉換債券來籌集資金,持續增加ETH的持有量,並將質押收益再投資。潘特拉資本指出,投資DAT時最重要的因素是其基礎代幣的長期投資優勢。比特礦的ETH積累是基於以太坊在未來10年將成爲最大宏觀趨勢之一的假設。特別是隨着現實資產(RWA)代幣化和穩定幣重要性日益增強,正在進行着“大規模的鏈上遷移”。RWA是什麼“Real World Asset(現實資產)”的簡稱。在區塊鏈上被代幣化的RWA包括房地產、藝術品、交易卡等實物資產,以及股票和債券等有價證券。RWA的代幣化潛力也引起了資產管理巨頭黑石集團等的關注。此外,DAT的股票溢價之所以合理,是因爲投資者相信該公司能夠持續增長每股虛擬貨幣NAV(淨資產價值)。這被解釋爲與大型銀行的溢價價格相似。銀行試圖從資產中產生收益,投資者會對那些可以持續產生超過資本成本的收益的銀行給予估值溢價。最優質的銀行以高於淨資產價值(NAV)的溢價價格交易,例如摩根大通的價格是其淨資產的兩倍以上。
潘特拉向虛擬幣企業投資440億日元規模
! ## 投資Bitmine等財資公司
加密資產(虛擬貨幣)VC大手潘特拉資本於12日發布了題爲“數字資產財務戰略企業的價值創造”的投資者信。
表示已向採取在資產負債表上積累虛擬貨幣策略的企業投資超過3億美元(約440億日元)。
這個投資組合包含投資於比特幣(BTC)、以太坊(ETH)、索拉納(SOL)、BNB、Toncoin(TON)、超流動性(HYPE)、Sui(SUI)和Etana(ENA)的公司。從地理上看,目標公司位於美國、英國和以色列。
具體的的投資公司包括比特礦、二十一資本、DeFi開發公司、SharpLink等企業。
潘特拉資本對數字資產財政公司(DAT)的投資理論進行了如下說明。
這樣的企業能夠從數字資產中產生收益,並增加每股淨資產價值。因此,長期增加有支持的代幣持有量比僅持有現貨更有可能。
因此,持有DAT的股份可能獲得比直接持有代幣或通過ETF(交易所交易基金)持有更高的回報。
另一方面,來自富蘭克林·鄧普頓的分析師以及天橋資本的安東尼·斯卡拉穆奇等人對虛擬貨幣財務戰略的風險等問題表示擔憂。
以太坊財政企業的案例
潘特拉資本以其DAT基金的首個投資對象比特礦(BMNR)作爲案例研究。
比特礦業在11日宣布,其以太坊持有量超過約115萬枚(市值約7800億日元)。該公司提出了旨在獲得以太坊總供應量5%的“5%的煉金術”戰略。
以比特幣積累而聞名的策略公司爲模型,通過發行股票和可轉換債券來籌集資金,持續增加ETH的持有量,並將質押收益再投資。
潘特拉資本指出,投資DAT時最重要的因素是其基礎代幣的長期投資優勢。比特礦的ETH積累是基於以太坊在未來10年將成爲最大宏觀趨勢之一的假設。
特別是隨着現實資產(RWA)代幣化和穩定幣重要性日益增強,正在進行着“大規模的鏈上遷移”。
RWA是什麼
“Real World Asset(現實資產)”的簡稱。在區塊鏈上被代幣化的RWA包括房地產、藝術品、交易卡等實物資產,以及股票和債券等有價證券。RWA的代幣化潛力也引起了資產管理巨頭黑石集團等的關注。
此外,DAT的股票溢價之所以合理,是因爲投資者相信該公司能夠持續增長每股虛擬貨幣NAV(淨資產價值)。
這被解釋爲與大型銀行的溢價價格相似。
銀行試圖從資產中產生收益,投資者會對那些可以持續產生超過資本成本的收益的銀行給予估值溢價。
最優質的銀行以高於淨資產價值(NAV)的溢價價格交易,例如摩根大通的價格是其淨資產的兩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