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OL 項目分享活動開啓!調研 Obol (OBOL) 項目,在Gate.io動態發布您的看法觀點,瓜分 $100 OBOL!
💰️ 選取10名優質發帖用戶,每人輕鬆贏取 $10 OBOL 獎勵!
項目簡介:
Obol 致力於分布式、去中心化和民主化未來的數字基礎設施——從以太坊開始,並擴展到整個 Web3 平台。作爲 Layer 1 區塊鏈和去中心化基礎設施網路的基礎,Obol Collective 擁有全球最大的去中心化運營商生態系統。目前,全球超過 800 個去中心化運營商運行 Obol 分布式驗證器 (DV),保障主網超過 10 億的資產安全,Obol 正在賦能下一代去中心化系統。
參與方式:
1.調研$OBOL項目,發表你對項目的見解。具體可包含但不限於:
🔹 Obol 是什麼?
🔹 Obol 去中心化驗證器有何優點?
🔹 $OBOL 代幣經濟模型如何運作?
2.帶上$OBOL現貨交易連結:https://www.gate.io/trade/OBOL_USDT
3.推廣$OBOL Launchpool 質押挖礦活動,分享OBOL Launchpool 參與步驟及質押福利,質押$GT、$BTC、$OBOL 免費瓜分2,250,000 $OBOL空投獎勵,年華收益率高達168%:https://www.gate.io/launchpool/OBOL?pid=291
當VR/AR 行業為蘋果歡呼時,他們在歡呼什麼?
作者:張宇
蘋果的頭顯終於來了,它叫Apple Vision Pro。
自2018 年起,關於這款神秘頭顯設備的傳言從未間斷過。每隔幾個月,就會有蘋果在上游供應鏈尋求解決方案,開展產品驗證的消息爆出,暗示產品已經箭在弦上,但每一次的結局都是「跳票」,直到今天。
這是蘋果自2014 年發布Apple Watch 以來,第一次推出一個全新的計算平台。所有人都充滿期待。用戶、開發者,甚至連同行業的競爭對手都是一樣。畢竟在蘋果近半個世紀的創業史裡,每當它打造一個全新的硬件範式,都開闢出了巨大的市場增量。
但這一次,事情變得有點微妙。
**作為蘋果在頭顯品類裡推出的第一款產品,Apple Vision Pro 的象徵意義,要遠大於實際銷售帶來的營收。它既錨定了用戶的認知預期,也為開發者舉起了一面旗幟,更是全行業的一個體驗標杆。 **無論最終成敗,蘋果都將為VR、AR 行業帶來一場地震。
從今天起,VR、AR 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01 3499 美元的「次世代頭顯」
Apple Vision Pro 搭載了一套超越常規的硬件配置。
首先是分辨率,與此前爆料的一樣,Apple Vision Pro 搭載了單眼超4K 的顯示模組,外加三片式的Pancake 鏡片方案,整個顯示系統的總像素數高達2300 萬。
這套顯示系統雖然還沒有達到「單眼8K」的視網膜水準,但也已經相當接近了,超越了目前市面上所有的頭顯產品。
傳感器配置上,蘋果也不惜血本。除了內置4 顆攝像頭用於眼動追踪外,蘋果在頭顯前面板上,也配備了多達13 顆傳感器,其中包括高清攝像頭和激光傳感器,可以拍攝、感知用戶周圍的環境,為Apple Vision Pro 提供完善的AR 功能。
**多年來,蘋果一直堅持發展AR(增強現實)技術,認為計算設備不能完全脫離現實。 **包括此前「元宇宙」概念因Meta 改名而大熱,庫克也曾公開表達過自己並不認為VR 是技術演進的方向。
但目前VR 頭顯的相關技術已成行業主流。即便是Apple Vision Pro,也不得不採用VR 的方案,通過外置攝像頭的方式,將它魔改成了一個AR 平台。
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Apple Vision Pro 成本居高不下,定價也相當驚人。此前曾有媒體整理了Apple Vision Pro 的供應鏈報價,發現光是零部件物料成本就超過1500 美元,最終定價3499 美元,且初期僅在美國發售,注定了Apple Vision Pro 帶有強烈的「試水」性質。
**可以說,儘管已正式發布,1-2 年之內,Apple Vision Pro 依然不會立刻進入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 **大部分消費者,特別是國內用戶,都不會購買這一代產品。
此前曾有爆料,蘋果對Apple Vision Pro 發布首年的銷售目標定在100 萬台。這個銷售目標對蘋果來說,可以說非常保守,作為參考,初代Apple Watch 發佈時,光首日的預訂量,就已經超過了100 萬隻。
考慮到未來蘋果幾乎必然會推出價格更低,面向更廣泛受眾的下一代產品,如果能實現100 萬的首年銷量,這會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局。
**可以確定的是,Apple Vision Pro 的發展藍圖,會比以往任何一款蘋果產品更長。 **這是一款真正的「次世代」頭顯,大部分普通用戶,可能都要經歷漫長的等待,才能真正用到它。
02 為開發者「舉起旗幟」
到明年春天,Apple Vision Pro 才會正式面向公眾開售,且初期僅在美國本土發售。
但蘋果依然選擇提前半年,在WWDC 這個場合發布Vision Pro,背後的原因一方面在於要提前發布,防止產品在量產的過程中洩漏,另一重要考量也在於「開發生態」,蘋果需要提前佈局,為開發者舉起一面旗。
**目前Apple Vision Pro 的演示裡,大部分應用都是iPhone、iPad、Mac 應用的「Vision 版」,只是把平面的App 投射到空間裡掛起來而已,它們實際解決的問題,與原生的iOS、macOS App 並無區別。 **
而真正visionOS 原生的,用空間模型打造的Vision App,依然需要第三方開發者發揮想像力去開創。
包括Apple Vision Pro 具體的使用場景,蘋果也沒有做非常明確的定義,而是比較寬泛地展示了它能運行iPhone、iPad、Mac app、顯示3D 照片視頻,能覆蓋家庭娛樂、生產力辦公、通訊協作等諸多場景。
在蘋果的演示裡,Vision Pro 同時可以是手機、平板、電腦、電視等一切計算設備。但如何超越這些傳統計算設備,提供獨特的體驗,這依然是需要開發者探索的事情。
可以說,這一次的Apple Vision Pro,里里外外都透著一股「開發套件」的味。不僅在於它的發佈時間選在WWDC,不僅在於定價高昂,還在於它十分反常地沒有搭載內置電池,整個產品採用一塊外置電池供電,在脫離電源的情況下,僅有2 小時續航。
發布會後,有iOS 開發者認為,此次發布的Apple Vision Pro 幾乎就是一個開發版的硬件,供開發團隊在辦公桌前進行開發調試,所以才沒有內置電池。 **開發者在這代產品上開發的Vision App,會跑在未來的下一代產品上。後續產品大概率會優化輕量設計,最終實現內置電池,降低價格,面向更廣闊的消費市場。 **
沒人能確切知悉蘋果的真正意圖,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在蘋果的推動下,整個XR 開發生態,將被注入一針強心劑。
03 VR、AR 行業的「大航海時代」
隨著蘋果這艘巨輪入水,整個VR、AR 行業都將迎來「大航海時代」。
過去幾年,VR、AR 行業面臨的一大發展困境就是,很少有公司能拿出足夠資源,去突破VR、AR 技術、產品、開發生態的天花板。所以才出現了高通驍龍XR 芯片遲遲不迭代出新,Meta Quest 更新節奏放慢,以及2022 年全球VR、AR 頭顯出貨規模衰退的情況。
**現在蘋果的入局,既意味著競爭,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
過去幾十年時間裡,蘋果每次進入一個新的產品品類,幾乎都帶來了巨大的市場增量。從iPhone 打開智能手機,iPad 打開平板電腦,到Apple Watch 打開手錶手環,AirPods 打開TWS 耳機……蘋果在引領行業的同時,也打開了諸多機會的大門。
包括產品定義的方式和邏輯上,Apple Vision Pro 也與行業內不少公司,形成了一些默契和共識。比如蘋果在鏡片的設計上,也採用了此前Quest Pro 和PICO 4 上採用的Pancake 設計。
以及此前行業內主流的產品定義方式是做VR 頭顯,但現在無論是PICO 4 系列產品,還是Meta 剛剛發布的Quest 3,都採用了與蘋果類似的方案,即在前面板上配置攝像頭,探索MR「虛實結合」的產品形態。
對所有做VR、AR 的公司,特別是那些規模相對較小的創業公司來說,蘋果帶來的市場利好,遠大於競爭壓力。時代大幕才剛剛拉開。
除此之外,也正是那些行業的拓荒者,為想要嚐鮮VR、AR 的用戶,提供了一些價格更低的選擇。
比如對國內用戶來說,考慮到Apple Vision Pro 至少1 年內都不會在國內發售,此時依然可以選擇PICO 4 系列,只需花費較低的價格,就能體驗到一個產品定義方式與Apple Vision Pro 相當類似的頭顯產品。
無論是雙眼4K+ 的分辨率、Pancake 鏡片,還是一體式、輕量化的設計,PICO 4 都代表了目前行業裡第一梯隊的水準,同時內容生態也比較成熟。也做到了國內第一,全球第二的市場佔有率。
不少人將Apple Vision Pro 的發布,視為VR、AR 領域的「iPhone 時刻」。不過,頭顯的技術演進週期,會比當年的智能手機更長。
**從這個角度去看,Apple Vision Pro 最令人興奮的地方,或許並不在於這個產品本身,而在於它將要拉開的,下一個時代的大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