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Hyperliquid 创办人 Jeff Yan 揭秘:10 人团队如何打造兆级交易量加密帝国?
在加密货币这个充满变数与竞争的市场中,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Hyperliquid 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其创办人 Jeff Yan,一位哈佛学霸,仅凭借一个 10 人的精简团队和零风投资金,就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将 Hyperliquid 打造成全球最大的永续期货交易平台之一,年交易量高达 1.8 兆美元。这不仅颠覆了传统认知中「大团队、大资金才能成功」的模式,更让业界好奇:这位创办人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
系统思考者:从物理奥赛金牌到高频交易
Jeff Yan 的加密货币之路始于加州帕洛阿尔托,他在矽谷核心地带长大。与许多专注于建立消费网际网路公司的同龄人不同,Jeff 对数学、物理学和复杂系统的交叉领域充满兴趣。
2013 年,当大多数高中生还在忙着为毕业舞会发愁,Jeff 已代表美国参加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并斩获金牌。这样的成绩足以让他进入任何顶尖大学,甚至毕业前就能收到一堆工作邀约。顺理成章地,他进入哈佛大学攻读数学和电脑科学,毕业后立即加入哈德逊河交易公司(Hudson River Trading)。这家极其神秘的高频交易公司里,人们凭借比他人快几微秒的速度就能赚得百万财富。
「我学到了很多关于市场的知识,以及如何严谨地思考市场,」Jeff 说道。在 HRT,Jeff 致力于解决融合工程和数学的复杂问题。他学会了如何构建每秒可执行数千笔交易的低延迟系统。他了解做市商如何提供流动性,以及不同型别的交易流程如何影响市场效率。
在 HRT 工作几年后,他察觉到机遇,转而探索加密领域。2018 年,他尝试搭建一个 Layer 2 预测市场平台,甚至筹集了一些资金,搬到旧金山组建了团队。但那次尝试最终失败了,监管的不确定性和使用者接受度的低迷最终让它夭折。这也让 Jeff 学到了宝贵的经验,让他了解了加密货币使用者真正想要什么。
2018 年至 2022 年间,Jeff Yan 的预测市场平台失败后,他重新将重心转向交易。他最初只是将加密货币交易作为副业,并很快发现市场存在严重的低效问题。他意识到这一机遇,扩大了业务规模,并于 2020 年初创立了加密货币做市公司 Chameleon Trading。牛市期间,这家公司迅速成长为中心化加密服务商最大的做市商之一,Jeff 在量化交易领域的声誉也由此奠定。
然后,一家大型加密服务商出事了。2022 年 11 月,Sam Bankman-Fried 的帝国崩塌,这家曾被视为加密货币未来之星的平台轰然倒下。还记得该平台与体育馆那笔 1.35 亿美元的冠名交易吗?他们有汤姆・布雷迪、拉里・戴维等名人代言。
「我们亲眼目睹了该平台的问题,」Jeff 回忆道,「人们意识到,加密货币本是充满乐趣的游戏,但一些糟糕的事情发生时就不再如此了。」Jeff 亲眼目睹数十亿美元一夜之间蒸发,就因为使用者把资金托付给了一个中心化平台。大多数人会将此视为远离加密货币的警示,但 Jeff 却视其为挑战。
在车库里建造火箭:自力更生的 Hyperliquid
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是建立一个能够与大型中心化服务商竞争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想法简单,但几乎不可能实现。Jeff 考察过的每个区块链都有问题。以太坊太慢了;Layer 2 解决方案增加了延迟;Solana 相对较快,但仍然不足以进行大规模交易。所有选项都需要妥协,最终只会让交易所变得比现在更差。
于是,Jeff 做出了一个合情合理的决定:出于使用者体验的硬性需求,他决定从零开始打造自己的区块链。最终成果就是 Hyperliquid—— 一条专为交易而设计的区块链,每秒能够处理 20 万笔交易,并实现近乎即时的最终确认。使用者可以在超过 145 个不同的市场中使用高达 125 倍的杠杆,同时保证资金安全无虞。
大多数初创企业的故事都是围绕着从顶级风投公司筹集 5000 万美元,然后招募数百名工程师来扩张而展开的。然而,Jeff 的做法却与众不同。他用自己交易公司的利润来资助开发,并保持团队精简,只有 10 个人。
「我们白手起家,」他说,「不需要融资,所以决定很简单。」Jeff 认为,风险投资家在去中心化网路中持有大量股份将成为「网路的伤疤」,并损害其长期发展。
这种自力更生的方法让 Jeff 能够全身心投入打造使用者喜爱的产品,而无需迎合投资者的期望。这也成就了 Hyperliquid 最具创新性的功能之一:当平台于 2024 年 11 月推出 HYPE 代币时,31% 的代币供应量将根据使用者的交易活动直接分配给使用者。这是加密货币领域规模最大的以使用者为中心的代币分配之一。其余代币则分配给未来的社群奖励(38.88%)、核心贡献者(23.8%)、基金会(6%)、社群拨款(0.3%)以及少量用于协议升级的资金(0.012%)。
这种代币分配方式之所以可行,是因为 Jeff 没有向风投出售股权,否则他们会要求优先分配。通过保持独立,他可以优先考虑社群所有权,而不是投资者回报。
Hyperliquid 于 2023 年上线时,没有释出新闻稿,没有与 KOL 合作,时代广场也没有广告牌。Jeff 只是敞开大门,静待未来。随之而来的是爆炸式增长,令所有人都措手不及。在 100 天内,日交易量就达到了 10 亿美元。到 2025 年中期,月交易量将达到 2.48 兆美元,使 Hyperliquid 与其他大型交易平台并驾齐驱。
「我们没有市场行销部门,」Jeff 坦言,「我认为我们的社群做得非常棒,比所有那些中心化服务商的市场行销部门都要好。」这不是运气。Jeff 设计的整个平台都是围绕着如何让激励机制与使用者保持一致,而不是从使用者身上榨取价值。这种做法太过激进,其他交易所即使想效仿也未必能做到。毕竟,当你已经从风险投资公司筹集了数亿美元时,你不可能把大部分代币都白白送给使用者。
生态系统与技术深度:为专业交易而生
虽然 Hyperliquid 最初是一家永续期货交易所,但 Jeff 的愿景始终不止于简单的交易。2025 年初,该平台推出了 HyperEVM,这是一款相容以太坊的虚拟机器,允许开发者直接在 Hyperliquid 的区块链上构建金融应用程式。
生态系统发展迅速:抵押债务部位协议 Felix 目前管理着超过 4 亿美元资产,借贷协议 HyperLend 管理着 3.8 亿美元。Jeff 表示,最终愿景是将所有金融业务集中在一个平台上。
Jeff 发现的问题在所有加密货币交易所都很常见:经验丰富的高频交易者会在做市商释出价格后,甚至在价格变动时更新报价之前,就使用机器人快速买入或卖出。结果,做市商被迫扩大价差以保护自己,而普通交易者最终要支付更高的费用。
Hyperliquid 解决了这个问题,它降低了快速「吃单」订单的优先顺序。相反,该平台为做市商提供了公平的更新价格的机会,这意味着更低的价差和更优的价格将惠及所有使用者。该平台的订单匹配引擎采用价格时间优先机制,并附加了可平滑执行的规则。在特定条件下,取消订单、只挂单等特殊订单的优先顺序可高于普通订单,这意味着做市商能响应新资讯、调整报价,避免被快交易者狙击。
这一微妙的变化鼓励做市商报出更低的价差,因为他们不太可能因延迟套利而亏损。最终,平台上的每个人都能获得更优惠的价格和更高的流动性。所有这些都在链上进行,因此整个过程透明,使用者能够看到更公平、更一致的结果。这种技术深度,可能就是为什么专业交易员(对执行品质最敏感的人)尽管可以访问世界上每个中心化服务商,却仍然选择使用 Hyperliquid 的原因。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扩张与未来
然而,Jeff 面临一个有趣的问题:如何扩大一家处理数兆交易量的 10 人公司的规模?他的解决方案一如既往地反直觉:不扩招,而是打造工具,让其他人能在 Hyperliquid 上构建应用。
「如果什么东西如果能由别人来做,就应该由别人来做,」Jeff 说。「我们几乎什么都做不了。我认为这其实是因祸得福。」
该平台最近推出了无需许可的市场建立功能,允许任何人通过质押 HYPE 代币建立新的交易市场。但需要 100 万枚 HYPE 代币(价值数千万美元)的门槛,这意味着并非所有人都可以享受这项服务。对于达到门槛的使用者,开发者可以保留其建立的市场 100% 的费用,这是任何传统交易所都无法提供的。
Jeff 还在与主权财富基金洽谈建设金融基础设施,但他不愿透露具体国家。目标是证明去中心化系统能够处理国家金融体系的规模和复杂性。
2025 年 7 月,纳斯达克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 Sonnet BioTherapeutics 宣布进军加密货币领域,成立了一家价值 8.88 亿美元的实体,专注于持有 HYPE 代币。这笔交易将使得新更名的 Hyperliquid Strategies Inc. 成为美国上市企业中持有 HYPE 最多的公司。
在这个充斥着要彻底改变一切的宏伟承诺的行业里,Jeff 打造了一个简单但有效的东西。没有「服务无银行帐户人群」的高调宣称,没有「Web3 改变世界」的宏大愿景,只是一个交易者真心喜欢用的平台。
「我们专注于打造使用者喜爱的产品,」Jeff 解释道,「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
这种方法似乎很有效。Hyperliquid 目前处理着全球超过 10% 的加密货币衍生品交易,而它仅靠一个 10 人团队运营,而且没有行销预算。对 Jeff 来说,这只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工程问题。
Jeff Yan 和 Hyperliquid 的故事,是 Web3 领域一个独特的成功案例。他凭借对技术的深刻理解、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以及自力更生的精神,在竞争激烈的去中心化交易市场中脱颖而出。Hyperliquid 的成功证明,即使没有庞大的团队和风投资金,只要能解决真实痛点,并将激励机制与用户利益深度绑定,也能建构出处理数兆交易量的加密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