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波动与流动性:真正的加密货币牛市尚未启动比特币近三年从1.6万美元飙升至11万美元,但这是否意味着真正的牛市已经开始?尽管这种说法听起来有些疯狂,但有证据表明,受宏观经济制约,"真正"的牛市尚未启动。虽然我们见证了比特币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机构参与,但其他加密货币在整个周期中表现平平,期间甚至多次出现小型熊市行情。深入研究引发2013年、2017年和2021年加密货币牛市的原因,可以发现背后存在更深层的驱动因素,而自那时以来,这些条件尚未再次同时出现。如果研究过究竟是什么点燃了牛市狂热,就会发现并非单纯的叙事逻辑或盲目乐观,而是宏观流动性机制。我们此刻可能仅仅处于序幕阶段。### 流动性的魔力:加密货币市场中的资金流入机制所有大牛市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恰逢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流动性注入。这种流动性激增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中央银行和财政当局推动下宏观调控的作用:1. 降息:借贷成本下降,刺激债务驱动的经济增长2. 量化宽松:央行购买国债,向流通体系注入现金3. 前瞻性指引(不加息承诺):通过预示未来低利率来引导预期4.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银行需要保留的资金减少,便可增加可贷出资金5. 放松资本要求:降低承担风险的制度性约束6. 贷款宽限政策:在违约或经济低迷时维持信贷流动7. 银行纾困或托底措施:防止系统性崩溃并重振市场信心8. 大规模财政支出:政府资金直接注入实体经济9. 美国财政部普通账户资金释放操作:将财政部账户中的现金释放到流通中,以增加现金供应10. 国外量化宽松政策与全球流动性:中央银行的海外操作通过资本流动波及加密市场11. 紧急信贷便利工具:危机时期设立的临时贷款计划这些行动不仅助推传统资产价格上涨,还引发了投机狂热。加密货币作为金融体系中风险最高、上涨空间最大的资产,历来是最大的受益者。每一项流动性措施均可处于不同的运转强度。当多项措施同时发力,其效应将产生乘数效应,为全市场点燃亢奋式拉涨的燎原之火。### 经济阵痛:驱动流动性措施的核心因素驱动这些流动性措施的唯一指令就是经济阵痛。历史案例如:2008至2009年:金融危机→全面量化宽松、零利率、紧急援助2020年:新冠崩盘 → 前所未有的全球流动性、刺激现金支票发放、创纪录的M2货币增长当下,我们虽然见证了股市在短时间内出现熊市暴跌,但这可能还不够。市场火力尚未全开,而决策者态度依然顽固,尤其是在市场已出现强劲复苏的背景下。更多迹象显示:某地区联储近期公布的制造业就业调查数据为-18,这比2020年(-12)和2008年(-14)更糟,显示工业领域出现大规模失业。这正是央行所采用的重要数据指标之一。### 流动性措施尚未全面启动尽管加密市场近期有所上涨,但真正的牛市可能尚未启动。多数流动性杠杆仍处于休眠或受限状态,尽管我们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可能离最终阶段还有一定距离。如果没有新增的大规模流动性注入,过去那些助推狂热的条件就不复存在。这就是近期市场上涨有序、受采用驱动、由机构主导的原因,而不是一场散户引发的、狂热喧嚣的繁荣牛市。金融体系中可能并不存在足够的闲置资金来制造泡沫般的狂热。历史上多次牛市行情及对应的流动性条件:#### 2013年• 利率维持在0%• 量化宽松全面实施• 政府支出处于高水平结果:比特币从不足15美元涨至超过1000美元#### 2017年• 美国加息步伐缓慢,利率保持低位• 日本与欧洲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 2016年的市场流动性延续至本年结果:比特币从约1000美元飙升至约20000美元,其他加密货币价格同步暴涨。#### 2021年• 所有流动性调控手段全面启用• M2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超25%结果:比特币涨至约69000美元;其他资产价格同步暴涨在每一种情况中,流动性激增都先于牛市上涨。### 关键信号:M2和PMI两个与牛市长期保持一致的重要指标:#### M2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追踪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历史上每次重大行情上涨之前都曾出现货币的快速增长。而如今,M2增长基本持平。虽然局部开始创出阶段性高点(但与历史涨幅完全不可比),这一信号清晰表明:市场尚未获得上行动能。#### ISM制造业PMI可靠的商业周期指标。该指数高于50意味着经济扩张;历史数据显示,当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接近或突破60时,加密货币往往会迎来上涨行情。但在本轮周期中,PMI指数刚刚略高于50便再度回落。数据表明宏观环境尚未转向,因此我们尚未看到真正的狂热。### 结论:牛市仍在酝酿中历次加密牛市都始于:当宏观经济陷入困境时,将会有大量流动性被释放出来。当下,经济阵痛正在蓄积,但应对之策尚未出现。多数流动性措施仍处于关闭状态。唯有当经济困境迫使政策制定者采取行动时,投机狂潮所需的环境才会真正形成。除非大量资金涌入,否则加密市场仍将保持基本受限状态,尽管它可能会继续缓慢上涨。真正的牛市将在流动性措施全面启动之际开启,而不会提前。
流动性缺失 真正加密牛市尚未启动
经济波动与流动性:真正的加密货币牛市尚未启动
比特币近三年从1.6万美元飙升至11万美元,但这是否意味着真正的牛市已经开始?尽管这种说法听起来有些疯狂,但有证据表明,受宏观经济制约,"真正"的牛市尚未启动。
虽然我们见证了比特币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机构参与,但其他加密货币在整个周期中表现平平,期间甚至多次出现小型熊市行情。
深入研究引发2013年、2017年和2021年加密货币牛市的原因,可以发现背后存在更深层的驱动因素,而自那时以来,这些条件尚未再次同时出现。
如果研究过究竟是什么点燃了牛市狂热,就会发现并非单纯的叙事逻辑或盲目乐观,而是宏观流动性机制。我们此刻可能仅仅处于序幕阶段。
流动性的魔力:加密货币市场中的资金流入机制
所有大牛市都有一个共同点:它们恰逢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流动性注入。这种流动性激增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中央银行和财政当局推动下宏观调控的作用:
这些行动不仅助推传统资产价格上涨,还引发了投机狂热。加密货币作为金融体系中风险最高、上涨空间最大的资产,历来是最大的受益者。
每一项流动性措施均可处于不同的运转强度。当多项措施同时发力,其效应将产生乘数效应,为全市场点燃亢奋式拉涨的燎原之火。
经济阵痛:驱动流动性措施的核心因素
驱动这些流动性措施的唯一指令就是经济阵痛。历史案例如:
2008至2009年:金融危机→全面量化宽松、零利率、紧急援助 2020年:新冠崩盘 → 前所未有的全球流动性、刺激现金支票发放、创纪录的M2货币增长
当下,我们虽然见证了股市在短时间内出现熊市暴跌,但这可能还不够。市场火力尚未全开,而决策者态度依然顽固,尤其是在市场已出现强劲复苏的背景下。
更多迹象显示:某地区联储近期公布的制造业就业调查数据为-18,这比2020年(-12)和2008年(-14)更糟,显示工业领域出现大规模失业。这正是央行所采用的重要数据指标之一。
流动性措施尚未全面启动
尽管加密市场近期有所上涨,但真正的牛市可能尚未启动。多数流动性杠杆仍处于休眠或受限状态,尽管我们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但可能离最终阶段还有一定距离。
如果没有新增的大规模流动性注入,过去那些助推狂热的条件就不复存在。这就是近期市场上涨有序、受采用驱动、由机构主导的原因,而不是一场散户引发的、狂热喧嚣的繁荣牛市。金融体系中可能并不存在足够的闲置资金来制造泡沫般的狂热。
历史上多次牛市行情及对应的流动性条件:
2013年
• 利率维持在0% • 量化宽松全面实施 • 政府支出处于高水平
结果:比特币从不足15美元涨至超过1000美元
2017年
• 美国加息步伐缓慢,利率保持低位 • 日本与欧洲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 • 2016年的市场流动性延续至本年
结果:比特币从约1000美元飙升至约20000美元,其他加密货币价格同步暴涨。
2021年
• 所有流动性调控手段全面启用 • M2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超25%
结果:比特币涨至约69000美元;其他资产价格同步暴涨
在每一种情况中,流动性激增都先于牛市上涨。
关键信号:M2和PMI
两个与牛市长期保持一致的重要指标:
M2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
追踪广义货币的增长速度。历史上每次重大行情上涨之前都曾出现货币的快速增长。而如今,M2增长基本持平。虽然局部开始创出阶段性高点(但与历史涨幅完全不可比),这一信号清晰表明:市场尚未获得上行动能。
ISM制造业PMI
可靠的商业周期指标。该指数高于50意味着经济扩张;历史数据显示,当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接近或突破60时,加密货币往往会迎来上涨行情。但在本轮周期中,PMI指数刚刚略高于50便再度回落。
数据表明宏观环境尚未转向,因此我们尚未看到真正的狂热。
结论:牛市仍在酝酿中
历次加密牛市都始于:当宏观经济陷入困境时,将会有大量流动性被释放出来。
当下,经济阵痛正在蓄积,但应对之策尚未出现。多数流动性措施仍处于关闭状态。唯有当经济困境迫使政策制定者采取行动时,投机狂潮所需的环境才会真正形成。
除非大量资金涌入,否则加密市场仍将保持基本受限状态,尽管它可能会继续缓慢上涨。真正的牛市将在流动性措施全面启动之际开启,而不会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