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代币化困局:流动性缺失与活化资产之路

robot
摘要生成中

美股代币化的流动性困境与解决之道

6月底以来,加密行业兴起了一股"美股上链"热潮。多家平台相继推出了代币化版本的美国股票和ETF交易服务,甚至推出了相关的高杠杆合约产品。

这些平台通过"实股托管+代币映射"的方式,使用户能够在区块链上交易美股资产。理论上,用户只需一个加密钱包,就能随时交易特斯拉、苹果等股票,无需通过传统券商开户或满足资金门槛。

然而,随着相关产品的推广,插针、溢价、脱锚等问题频频出现,背后的流动性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虽然用户可以购买这些代币,但几乎无法高效做空、对冲风险,更不用说构建复杂的交易策略。

目前,美股代币化实质上仍停留在"只能买涨"的初始阶段。

一、美股代币化的流动性困境

要理解这波"美股代币化"热潮的流动性困境,首先需要了解当前"实股托管+映射发行"模式的底层设计逻辑。

这种模式主要分为两种路径,核心差异在于是否拥有发行合规资质:

  1. 一类是"第三方合规发行+多平台接入"模式,通过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实现1:1锚定真实股票;
  2. 另一类是持牌券商自营闭环,依托自身券商牌照完成从股票购入到链上代币发行的全流程。

两种路径的共同点是都将美股代币视为纯现货持仓资产,用户能做的只有买入持有待涨,从而使其成为"沉睡资产",缺乏可扩展的金融功能层,难以支撑活跃的链上交易生态。

美股代币化的流动性思考:链上交易逻辑该如何重建?

由于每一枚代币背后都需实际托管一只股票,链上交易仅是代币所有权转移,无法影响美股现货价格,天然导致链上链下"两张皮"问题,不大规模的买卖资金就能引发链上价格剧烈偏离。

其次,当下美股资产的功能被严重阉割,即便部分平台尝试以空投形式分发分红,但多数平台未开放投票权和再质押渠道,本质上只是"链上持仓凭证",而非真正的交易资产,没有"保证金属性"。

用户在买入这些代币后,既不能用于抵押借贷,也无法作为保证金交易其他资产,更难以接入其他DeFi协议来进一步获得流动性,导致资产利用率近乎为零。

当前的"美股代币化"只做到了把价格搬上链,还停留在数字凭证的初始阶段,尚未成为真正"可用于交易的金融资产"来释放流动性,因此很难吸引更广泛的专业交易者、高频资金。

二、解决流动性问题的主流思路

对代币化的美股来说,亟需加深自己的链上流动性,为持有者提供更实际的应用场景与持仓价值,吸引更多专业资金入场。

目前市场讨论的多种主流解决思路,除了Web3常见的"激励吸引流动性"模式,便是在尝试打通"链上-链下"套利通道,通过优化套利路径效率来提升流动性深度。

1. 激励流动性池

这种模式通过发行平台代币,奖励为交易对提供流动性的用户,试图用补贴吸引资金入场。但这种模式存在致命缺陷,即激励依赖代币通胀,无法形成可持续的交易生态。一旦激励力度减弱,资金便会迅速撤离,导致流动性断崖式下跌。

2. 做市商主导流动性

这种模式试图通过合规通道打通链上-链下套利。做市商可在链上代币价格偏离现货时,通过"赎回代币→卖出股票"或"买入股票→铸造代币"抹平价差。但这套逻辑的落地成本极高,合规流程、跨市场结算、资产托管的复杂度,让套利窗口常被时间成本吞噬。

3. 高速链下撮合+链上映射

这种模式通过将交易核心环节放在中心化引擎完成,仅将结果上链记录,理论上能对接美股现货深度。但这种模式技术、流程门槛较高,而且传统美股交易时间与链上7×24小时的交易属性也需要匹配。

美股代币化的流动性思考:链上交易逻辑该如何重建?

这三种流动性解决思路各有千秋,但都默认用外部力量"注入"流动性,而非让美股代币自身"产生"流动性。仅靠链上-链下套利或激励补贴,很难填满持续增长的流动性缺口。

三、让美股代币成为"活资产"

在传统美股市场,流动性之所以充沛,根源不在于现货本身,而是由期权、期货等衍生品体系所构建的交易深度。这些工具支撑着价格发现、风险管理与资金杠杆的三大核心机制。

当下的美股代币化市场,恰恰缺失了这一层结构。美股代币要突破困局,必须让沉淀的代币成为"可抵押、可交易、可组合的活资产"。

如果用户可以用美股代币做空BTC,用美股代币押注ETH走势,那么这些沉淀资产便不再只是"代币壳子",而是被用起来的保证金资产,流动性自然会从这些真实交易需求中生长出来。

美股代币化的流动性思考:链上交易逻辑该如何重建?

一些平台已经开始探索这条路径。例如,有平台在某公链上线了特斯拉股票代币/BTC指数交易对,核心机制是通过"币本位永续期权",让美股代币真正成为"可用于交易的保证金资产"。

这种机制不仅是一种交易结构,更天然具备激活美股代币价值的做市能力。项目方可以将代币化美股作为初始种子资产注入流动性池,搭建起"主池+保险池",持有者也可将手中美股代币存入流动性池,承担部分卖方风险并赚取交易用户支付的权利金。

美股代币化的流动性思考:链上交易逻辑该如何重建?

在这个机制下,美股代币不再是孤立资产,而真正融入了链上的交易生态,被重新使用了起来,打通"资产发行→流动性构建→衍生交易闭环"这一完整路径。

结语

这一轮美股代币化已经解决了"是否能发得出来"的初始问题。但新周期的竞争,其实已经来到"是否能用得起来"的环节——如何形成真实交易需求?如何吸引策略构建与资金复用?如何让美股资产在链上真正活起来?

这不再依赖于更多券商入局,而是链上产品结构的完善。只有当用户能自由做多做空、构建风险组合、组合跨资产头寸时,"代币化美股"才具备完整的金融生命力。

流动性的本质不是资金堆积,而是需求匹配。当链上能自由实现"用美股期权对冲加密货币波动"时,美股代币化的流动性困局,或许才会迎刃而解。

美股代币化的流动性思考:链上交易逻辑该如何重建?

BTC1.61%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3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矿难幸存者vip
· 4小时前
又一轮韭菜坑挖好了,去年Luna的教训都忘了?
回复0
GasWastingMaximalistvip
· 4小时前
随便上链 都是坑钱的套路
回复0
MetaverseMigrantvip
· 5小时前
这崩盘率看着就害怕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