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Eck投资经理:机构入场与代币化股票引领加密市场新趋势

机构入场与代币化股票:VanEck投资经理展望加密市场未来

在经历了多轮牛熊周期后,VanEck投资组合经理Pranav Kanade无疑成为观察机构资金流向的重要视角。在最新对话中,他揭示了机构投资策略的转变、流动性代币市场的结构性机会,以及对即将到来的代币化股票浪潮的前瞻性思考,特别是在2022年市场调整后,机构如何重新审视其在加密领域的资本配置。

机构入场、代币化股票与流动性变革:VanEck投资经理前瞻加密市场未来

机构资金进入加密市场的真实情况

机构资金正逐步进入加密领域,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直接购买相关资产和通过资产代币化建立链上产品。目前,全球资本流动主要由家族办公室、高净值个人、捐赠基金、基金会、养老金和主权财富基金等掌控。这些资本持有者通常通过被动策略(如ETF)或主动策略进行投资决策。

家族办公室可能较早进入,因为他们看到了流动性方面的回报潜力。去年,许多机构开始购买比特币ETF,这是一种简单的接触方式。另一种方式是通过风险投资,寻找大型管理者进行分配。然而,目前仍有许多机构尚未涉足流动性资产或其代理领域。

流动性代币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自2022年以来,约有600亿美元资本流入早期风险投资项目,许多创始人倾向于通过代币形式实现退出。然而,这种趋势也暴露出市场的流动性问题。许多通过代币退出的项目在过去12至24个月内,代币价格普遍下跌,原因是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来支撑这些代币的价值。

早期投资VS流动性资产:资金配置的转变

在加密市场中,供需不平衡现象显著,特别是在流动性方面。由于资本供应不足,而市场对代币和项目的需求巨大,投资者需在众多代币中筛选出具有潜力的项目。只有极少数有明确产品市场契合、能产生收入并回馈代币持有人的项目才值得关注。

若未来除比特币、以太坊和稳定币之外的所有加密货币市值实现数倍增长,某些项目将直接受益于这一趋势。这类投资被认为风险调整后具有较高回报潜力,同时保留了流动性优势。

收入模式和现金流的重要性

加密行业面临二元选择,要么成为互联网的附属品,要么需要专注于创造实际价值。除价值存储之外的所有其他资产,最终都会被视为"资本回报型"资产。加密行业需要明确说明这些资产为何具有价值,才能吸引主流资本。

对于具有优秀产品但尚未明确价值捕获机制的项目,仍然值得关注。因为代币具有可编程性,未来可以设计价值捕获机制,只要团队优秀且负责任,确保价值不会仅流向股权而使代币失去意义。

代币化股票: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市场未来的演变可能有两种主要方向:一是通过代币化股权的普及推动市场市值增长,二是现有资产价格上涨。代币化股权不仅具备传统股权的属性,还可以通过可编程功能实现更多用途,例如奖励用户或创作者。

稳定币立法可能即将通过,这将推动一系列公司采用稳定币以优化其业务成本结构。一些投资者已经开始关注公开市场中可能受益于稳定币的企业,从互联网公司到电子商务平台、零工经济和体育博彩等领域。

L1估值:现在VS未来

大多数L1代币可能不会享有类似比特币的"货币溢价"。市场最终会将这些代币视为基于现金流倍数估值的资产。关键在于关注未来2至5年的发展,而不是仅基于短期数据来判断这些资产的价值。

未来三年内,直接或间接使用链上应用的用户可能达到5亿。这将使得某些一级区块链(L1)项目目前的估值显得被低估。

基础设施与应用的未来发展

目前尚未有任何杀手级应用从其所在链迁移并独立构建完整技术栈的案例出现。L1基础设施可能会形成类似云计算领域的格局,应用可能在少数巨头之间切换,而非自建链。

加密货币是否会通过现有Web2巨头决定在其上构建或利用这些技术而走向主流,还是通过VC支持的初创公司创造出杀手级应用而走向主流,这个问题仍待解答。

代币化股票可能成为企业的增量资本结构工具,在某些方面甚至优于传统股票和债券。能够创造卓越用户体验的解决方案可能比最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更为关键。

L1-0.69%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盲盒恐惧症vip
· 5小时前
攒了半天又是一地韭菜
回复0
RebaseVictimvip
· 5小时前
牛市有谁不梦想当韭菜啊
回复0
社区打杂人vip
· 5小时前
哪儿能少了老爷们进场呢
回复0
盲盒开出大熊猫vip
· 5小时前
啊这有老资本大佬盯上咯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